北京市房山黄山店供销社分销店:“红色背篓”暖人心
作者: 来源:中华合作时报 发布时间:2008年08月27日
北京市“背篓商店”的发起人王砚香(前),常年坚持背篓上山,一面送货,一面收购,积极支援农业生产,热情为山区人民服务,受到群众的赞扬。 新华社记者 朱立荣 摄
“背篓商店”是北京市原房山县周口店供销社的一个分销店,也是原黄山店公社范围内惟一的一家分销店。这个山乡小店有男女职工6名,常年背篓上山,又收购又卖货,群众亲切地叫它“背篓商店”。
黄山店公社地处群峰环抱的山沟里,全公社540多户,2800多口人,分散居住在山沟山腰的50多个自然村。这些自然村远离分销店,交通很不方便,分销店职工在负责人、共产党员王砚香的带动下,坚持经常身背30多公斤重的背篓攀山越岭,送货上山,使许多农民能够在自己的家门口买到日用品和交售零星的农副产品。1965年6月,中共北京市委向全市发出了关于号召学习“背篓商店”的通知。《北京日报》发表了题为《充满革命精神的“背篓商店”》的长篇通讯。该店被评为全国先进集体,王砚香同志也成为了全国著名商业劳动模范。北京电影制片厂以他们的先进事迹为素材,拍摄了电影故事片《红色背篓》。
近年来,老主任王砚香已经退休、闲居在家,供销社在新领导班子的带领下,积极为山区农民建造蓄水池,打大口井,引水上山,有了水浇地1000亩。在多种经营方面,黄山店供销社根据山区的特点,为实现公社的规划,增加集体和社员的收入,在饲养猪、羊、鸡、兔、蜂,搞果树上山,建立百亩果园、荆条基地、药材基地等农副业生产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,收到一定效果。去年,该社多种经营收入达24.7万元,占总收入的44.4%,每人平均收入达94元。今年该社的计划是:零售任务34万元;采购任务24万元。利润计划1.1万元。
(责任编辑 刘洁)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感动 | 同情 | 无聊 | 愤怒 | 搞笑 | 难过 | 高兴 | 路过 |
- 上一篇:“红都”掠影:早期消费合作社
- 下一篇:上世纪六十年代:农民经纪人的“雏形”
相关文章
-
没有相关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