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龙岩”永定农民养蜂走上致富路
作者: 来源:中华合作时报 发布时间:2008年06月10日
据统计,到目前,永定县有养蜂户2000户,养殖蜜蜂2万群,全县养蜂业年增收600万元。养蜂成为永定农民增收致富的甜蜜事业。
永定县和周边地区具有丰富的蜜粉资源,养蜂业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。为充分利用资源,增强农民的创业意识,提高其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,帮助农民成功创业,永定县裕农协会和养蜂协会联合举办了“养蜂创业培训”,去年完成了4期196人的培训工作。专门从福建农林大学蜂学学院聘请两位资深教授讲课,培训无公害养殖技术和转地放蜂技术,推广蜜蜂良种,并到蜂场现场指导。针对近几年来蜂爆发囊状幼虫病,许多大中型蜂场遭受灭顶之灾的情况,教授着重传授了囊状幼虫病综合防治技术。许多养蜂场起死回生,逐步恢复规模。广大蜂农转变观念,利用交通便利的优势,跳出本地资源的约束,转地放蜂,做大养蜂产业。他们积极推广意蜂新品种,开发蜂王浆、蜂胶、蜂花粉、蜂蛹等高档蜂产品,成立了“永定县华盛养蜂专业合作社”。通过培训,广大蜂农进一步了解养蜂的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、生态效益,掌握了更多先进的养蜂技术,坚定做大养蜂产业的信心,增加了资金投入,加快了养蜂业的发展速度,改变了养蜂户把养蜂业作为家庭副业的传统思维,树立规模养蜂出效益的观念,从创业的角度经营蜂场。去年全县规模养蜂户增加了36户,规模2881群,蜂农每年可增收115万元。
城郊乡桃坑村养蜂户王荣东,他原先养蜂规模60多群。通过技术培训,今年蜂场规模发展到169多群,预计今年能够采收6000公斤蜂蜜,达到7万元的产值。城郊乡双溪村养蜂户陈灿文,以前蜂场一直被囊状幼虫病困扰,毁灭了大半蜂群。去年,他经过教授培训指导,蜂场又恢复了生机,发展到80多群。金砂乡上金村养蜂户范光钟,在培训中领会了技术要领,认真应用到日常管理中,去年采收冬蜜创造单产15公斤的高产,30群蜜蜂采收冬蜜350多公斤,卖了好价钱。金砂乡赤竹村邱来埔和峰市镇邓镜有,都加入“永定县华盛养蜂专业合作社”,养殖70多群意蜂,转地追花夺蜜,每年都有十多万元的收入。
永定县和周边地区具有丰富的蜜粉资源,养蜂业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。为充分利用资源,增强农民的创业意识,提高其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,帮助农民成功创业,永定县裕农协会和养蜂协会联合举办了“养蜂创业培训”,去年完成了4期196人的培训工作。专门从福建农林大学蜂学学院聘请两位资深教授讲课,培训无公害养殖技术和转地放蜂技术,推广蜜蜂良种,并到蜂场现场指导。针对近几年来蜂爆发囊状幼虫病,许多大中型蜂场遭受灭顶之灾的情况,教授着重传授了囊状幼虫病综合防治技术。许多养蜂场起死回生,逐步恢复规模。广大蜂农转变观念,利用交通便利的优势,跳出本地资源的约束,转地放蜂,做大养蜂产业。他们积极推广意蜂新品种,开发蜂王浆、蜂胶、蜂花粉、蜂蛹等高档蜂产品,成立了“永定县华盛养蜂专业合作社”。通过培训,广大蜂农进一步了解养蜂的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、生态效益,掌握了更多先进的养蜂技术,坚定做大养蜂产业的信心,增加了资金投入,加快了养蜂业的发展速度,改变了养蜂户把养蜂业作为家庭副业的传统思维,树立规模养蜂出效益的观念,从创业的角度经营蜂场。去年全县规模养蜂户增加了36户,规模2881群,蜂农每年可增收115万元。
城郊乡桃坑村养蜂户王荣东,他原先养蜂规模60多群。通过技术培训,今年蜂场规模发展到169多群,预计今年能够采收6000公斤蜂蜜,达到7万元的产值。城郊乡双溪村养蜂户陈灿文,以前蜂场一直被囊状幼虫病困扰,毁灭了大半蜂群。去年,他经过教授培训指导,蜂场又恢复了生机,发展到80多群。金砂乡上金村养蜂户范光钟,在培训中领会了技术要领,认真应用到日常管理中,去年采收冬蜜创造单产15公斤的高产,30群蜜蜂采收冬蜜350多公斤,卖了好价钱。金砂乡赤竹村邱来埔和峰市镇邓镜有,都加入“永定县华盛养蜂专业合作社”,养殖70多群意蜂,转地追花夺蜜,每年都有十多万元的收入。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感动 | 同情 | 无聊 | 愤怒 | 搞笑 | 难过 | 高兴 | 路过 |
- 上一篇:蜜蜂群居是为遗传家族基因
- 下一篇:近千浙江慈溪养蜂人北上防蜂
相关文章
-
没有相关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