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第一季度出口蜂蜜1.8万吨同比增长23.9%
据海关统计,2008年1季度,中国累计出口天然蜂蜜1.8万吨,价值2,792万美元,比2007年同期分别增长23.9%和36%。
海关总署5月13日消息,据海关统计,2008年1季度,中国累计出口天然蜂蜜1.8万吨,价值2,792万美元,比2007年同期分别增长23.9%和36%。出口平均价格1576美元/吨,上涨9.8%。
一、2008年1季度中国天然蜂蜜出口的主要特点:
集体及私营企业为出口主力军。1季度中国私营企业出口天然蜂蜜7,625吨,增长3.7%;集体企业出口4,739吨,增长40.3%,两者合计占同期中国天然蜂蜜出口总量的70%。同期,国有企业出口2796吨,增长42.7%;外商投资企业出口2557吨,增长58.7%。
出口省份主要集中在湖北、江苏、安徽、河南。1季度湖北出口天然蜂蜜4,265吨,增长23.1%;江苏2,475吨,增长90.4%;安徽2,194吨,下降21.7%;河南2,162吨,增长1.8倍。上述4省合计占同期中国出口天然蜂蜜总量的62.6%。
主要出口至日本和欧盟。1季度中国天然蜂蜜出口日本8,893吨,增长15.2%,占同期中国天然蜂蜜出口总量的50.2%;出口欧盟5,394吨,增长1.8倍,占30.4%。
二、当前中国天然蜂蜜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建议:
抗生素残留问题较为突出。据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发布的2008年第6、7周预警及信息通报,2月5、6、12日,西班牙对进口自中国的蜂蜜分别查出环丙沙星5.4ppb、链霉素3ppb、红霉素5.4ppb和链霉素16.9ppb。其中,除2月5日通报的环丙沙星5.4ppb,经复查合格外,其余均被作退货处理。尽管有可能存在检验误差,但中国出口蜂蜜存在抗生素残留问题是难以回避的。
产业化程度较低导致产品质量控制难度较大。目前,中国蜂蜜基地产业化刚刚起步,多数蜂蜜加工厂与蜂农以及养蜂基地尚未形成利益共同体。国内大多蜂农仍处于家庭作坊式的养蜂阶段,规模小、效益低、产品质量难以保证。
雨雪冰冻灾害造成产量下降。2008年年初发生在南方的雪灾期间正值蜜蜂繁殖期,气温过低造成大量蜜蜂死亡数量较大。根据中国医药(600056行情,股吧)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资料显示,目前,中国养蜂大省浙江、江西、安徽、湖南、湖北蜂群在雪灾中冻死1/3,蜂群质量下降50%。目前已有部分蜂产品加工企业出现原料缺口现象。
在欧盟市场上的竞争更趋激烈。据巴西农业部3月14日称,巴西蜂蜜质量控制计划已获得欧盟官方通过,这意味着巴西蜂蜜将恢复对欧盟27国的出口,对中国天然蜂蜜出口造成了新的竞争压力。
为此建议:一是进一步加强蜂蜜产品质量检验,提高自身的食品生产安全标准。二是加强蜜源植物的保护力度,协调蜂蜜生产出口与生态环境的发展。三是进一步提高蜂蜜基地产业化程度,强化蜂蜜的质量控制,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。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感动 | 同情 | 无聊 | 愤怒 | 搞笑 | 难过 | 高兴 | 路过 |
- 上一篇:蜂蜜治伤有奇效
- 下一篇:山东省蜂业2008年上半年生产概况
相关文章
-
没有相关内容